总说阳明山是台北人的後花园,但除了人们熟知的文化大学後山夜景、擎天冈大草原之外,这座以火山地景着称的国家公园,还有更多值得探索。继「阳明实验山屋」後,格式设计展策(以下称格式)持续以设计为方法耕耘阳明山,并为其操刀3大设计,包含:阳明山原有的标志识别规范统整建置、东西大纵走活动形象优化改造,以及塑造属於阳明山的吉祥物「阳明桑」,开启国家公园品牌化的诸多可能性。
格式设计展策优化阳明山东西大纵走活动形象
格式设计展策为阳明山设计全新吉祥物「阳明桑」
格式策划「阳明实验山屋」,打开探索阳明的多元方式
格式与阳明山的联系,可从2021年说起。当时,台湾设计研究院(设研院)发起「公共服务创新专业服务协力计画 Open Call」计画,企图将设计导入阳明山,并由格式设计展策进驻坐落阳金公路制高点、荒废20余年的「小观音房舍」,开展出整合休憩、生态教育、品牌力的「阳明实验山屋」。
阳明实验山屋
山屋一楼呈现「VOLCANICAFÉ」,格式以火山群地质发展出3种不同焙度与口感的咖啡;二楼则集结探索阳明山的各种纪录,包含蕨类、生物、山径、森林选书等,同时透过多档展览为访客打开探索阳明的方式,比如第二档特展《阳明奈奈》不仅探讨现代光污染议题,也带观者了解阳明山夜晚的知性与乐趣——国家公园中的地底生态廊道、草山夜幕低垂後的野性声响⋯⋯,原来山林的夜晚和白天一样热闹。
阳明实验山屋由小观音房舍改造而成
阳明实验山屋一楼的VOLCANICAFÉ
为什麽国家公园需要品牌化?
阳明实验山屋之後,格式在2022年12月公布「阳明山公共服务创新计画」成果,不仅为阳明山设计全新的山系吉祥物「阳明桑」,也为国家公园内的标志、识别建置规范,并优化阳明山东西大纵走的活动形象,为这堪称是「北部百岳练功场」的登山路径赋予形象新貌。
格式设计展策执行「阳明山公共服务创新计画」
在切入设计细节之前,或许可以先了解,为什麽国家公园需要品牌化?格式引用「国家公园之父」John Muir的名言:「成千上万疲惫的、不安的、虚弱的人,感觉到山上去就像回到家一样,旷野是人生所必需,国家公园及保留区不仅是森林及河流的泉源,更是生命的泉源。」国家公园不仅仅是大一点的公园,其承载着生态、文化、保育及教育等多元功能,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。在这样的脉络之下,品牌化值得发展,未来阳明山或将不只是在地人心中的城市地标,更是外地游客谈起台北的直接联想。
阳明山国家公园中文书法字体由潘清芬老师题字
「阳明山公共服务创新计画」3大设计亮点
⭔ 系统化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品牌视觉
格式尝试从阳明山国家公园既有的标志识别着手进行规范统整,思考如何在保有原标志识别带给大众的印象中,透过细节微调,使其兼具更符合现况应用需求的延伸性;於是从LOGO与中英文打字体排列组合、大小比例、标志既有的颜色等面向适切调整,延伸设定系统性的规范及应用方式,逐步系统化阳明山国家公园的品牌视觉。
阳明山国家公园系统化後的中文书法字体、中文打字体配字、欧文打字体配字
阳明山国家公园品牌视觉应用於周边商品、出版物
阳明山国家公园品牌视觉应用於社群媒体
⭔ 东西大纵走形象优化:以拓印、脚印为视觉主轴,整合10座山峰
始於2000年的阳明山东西大纵走,邻近城市且路线具挑战性,是登山爱好者登百岳前的耐力试炼场,其连接东、西两条路线各5座山峰,每座山顶皆伫立木桩,让挑战者搜集10枚拓章,俨然是活动代表性的传统。然而,以往的活动宣传识别未有一致的对外形象,格式从整体视觉形象基础设定,至DM文宣、纪念品、拓印木桩等大众介面应用着手,为东西大纵走描绘新的活动形象与气象。
东西大纵走活动形象优化
东西大纵走视觉形象应用
象徵登顶的「拓印」与登高攀爬的「脚印」作为视觉主轴,转化步伐成「双椭圆」符号贯串整体,东西二字以及10座山峰运用文字造型整合;未来,民众每抵达一座木桩,便能将每座山峰的「山名」收进海报当作纪念。
东西大纵走拓印集章海报
而东西大纵走作为登山入门、山林教育的定位,如何让更多人知道?格式重新梳整宣导层面,结合东西段路线地图、基础登山知识,延续传统的拓印集章视觉海报摺成封面,让这轻巧易携的载体,成为民众认识台北群山的全新介面。
东西大纵走拓印集章海报
⭔ 阳明桑:结合阳明山山形与雾气,塑造山系吉祥物
格式以阳明山山形与雾气识别作为基础,塑造专属阳明山品牌的全新吉祥物,结合简易趣味的线条、鲜明的性格,设计出可亲且易於引导理解山林知识的虚拟角色。至於未来将如何应用?格式以「大众推广、宣导任务」作为思考点进行延伸,发展出实体户外标牌、周边商品、环境教育文宣、社群媒体、互动多媒体等多元可能性,让「阳明桑」成为登山游客与自然山野间的最佳沟通媒介。
阳明桑表情及动作设定
阳明桑情景设定
阳明桑应用於服饰
资料、图片|格式设计展策 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