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「情绪勒索」怎麽办?你从不应该为了保护自己而感到抱歉!
「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。」
「我这麽爱你,你怎麽可以这样说?」
「随便你,你开心就好!」
从小在传统的东亚文化家庭生长,这几句话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听见的,早已习以为常。不管是试着抗议周一到周五课後时间被补习班填满的时候、不尊重隐私,偷翻我的包包与日记的时候、还是不顾我的兴趣,自顾自帮我填志愿表的时候,他们都是这麽说的。
拒当垃圾人:留意你的情绪,适时倾倒,适时藏
拒当垃圾人:留意你的情绪,适时倾倒,适时藏 说实话,收到 Wazaiii 邀约要写「拒当垃圾人」这个主题时,我是犹豫的。犹豫什麽?犹豫我是否可以写好? 果不其然,我延迟交稿了,因为写不出来。也间接印证了当初的犹豫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我是一个很少,甚至从来不诉苦的人。而我自己也偏爱不诉苦的人多一点。
以爱为名的伤害,亲密关系暴力、情绪勒索,你也深陷其中吗?放下破碎的关系,让感情不再窒息
以爱为名的伤害,亲密关系暴力、情绪勒索,你也深陷其中吗?放下破碎的关系,让感情不再窒息 随着年纪渐长,身旁越来越多人选择步入婚姻,过去几年参加了不少场婚礼,即使对婚姻的概念仍然抱有一些质疑,每次参加婚礼时还是感动的忍不住掉眼泪,决定和一个人共度余生是多麽强烈的决心?又需要多少的信任?不管现在的社会离婚率有多高,在
小时候不知道那样的情绪为何,不懂为什麽自己常常有罪恶感,只觉得自己不够好、不符合家人的期待。二十多前心理学博士苏珊・佛沃(Susan Forward, Ph.D.)提出「情绪勒索」(Emotional Blackmail)的概念,一直到这几年才渐渐为大众所知,也是在那时候才了解这就是许多台湾家庭沟通的方式。
许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有多少不合理的期待,「养儿防老」是非常自私的想法,几乎是把孩子当作储蓄险看待,你先付出几十年,老了之後再来慢慢收回。「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」看似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,其实多是把年轻时达不到的理想投射在孩子身上,自己不是龙也不是凤,不管孩子是不是生来想做一只翱翔的老鹰或是平凡却知足的麻雀,都要硬逼着他们去完成父母这一生未完的梦想。
↑韩剧《SKY CASTLE》剧照
那样的成长背景是没有机会让人做自己的,不知道自己是谁,自然就不会有自信。纵使了解这个思维模式,那些长久以来堆积的情绪与压力,早已深深的根植在身体里,即使在长大成人、搬出家里後,仍旧如影随形,甚至进而影响亲密关系。没有自信的人很难有安全感,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自己真实的模样是值得被爱、被接纳的,因此常常需要透过勒索的方式来索爱,错把控制与牺牲当作爱的表现。
↑韩剧《SKY CASTLE》剧照
到最後,不自觉得由受害者逐渐变成加害者身份,明明自己曾经是多麽厌恶这样的沟通与互动方式,却又忍不住做出一样的事,再讽刺不过。我花了好多年的时间,练习不落入这个惯性行为模式的陷阱,学着更有意识的沟通,但偶尔仍会犯同样的错,也因为如此,当在别人的亲密关系中看见类似的迹象,脑中的警报声就大肆作响。
几年前,十几年的好友 Lydia 终於下定决心,辞去让她十分不快乐的工作,在下一份工作正式开始前的空挡,她决定买张机票来柏林拜访我,再一个人到周边国家旅行,毕竟这样的长假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,当然要把握机会四处走走。她在盛夏时抵达柏林,我带着两颗甜甜圈到机场迎接她,长途飞行让她起来相当疲倦,但言词之中依然掩饰不了雀跃的心情。
到了我家之後,我拿了条浴巾给她,问她要不要先洗个热水澡 ,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再一起去外面吃晚餐,她接过浴巾後就随意的丢到一旁,听起来有些着焦急的说:「可以先给我 WiFi 密码吗?」我猜她是怕家人担心,想赶快报平安,立刻接过她的手机输入密码。一连上网路,她皱起眉头,盯着萤幕快速的敲打着,几分钟後,她有些不好意思走进厨房,凑着我说:「我要打通视讯电话给我男友,你可以跟他打个招呼,告诉他我接下来几天会住在你家吗?」当时我没多想,毕竟我也没有见过她的伴侣,打个招呼也没什麽不对,於是就答应了。
视讯电话开始後,我简单的自我介绍,告诉他不用特别担心,接下来几天我会好好的照顾 Lydia。原本以为可以就此了事,他又继续追问我们每天的详细行程,我住的地方是不是有其他单身男性,并且一再告诫我不可以让她喝酒,不可以太晚回家,不可以去人多的地方,不可以让她单独出门,不可以这个不可以那个,好似在嘱咐没有行为认知能力的孩子一般,最让我感到讶异的是他的口吻,那麽自然,彷佛一切本该如此。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不要说出去吃饭了,她连洗澡的空闲都没有,全心全力的安抚男友,一再强调她一定会听话,不会让他担心,但电话那头的焦虑似乎怎麽也止不住。我不想过问别人的感情状态,如果这是他们习惯的沟通方式,那别人又有什麽资格多说呢?尽管我认为对方的行为让人难以喘息,还是自顾自的忙着打扫家里。
那个周末我们造访了许多地方,几间我常去的餐厅、最喜欢的博物馆和公园、露天咖啡座、街角的小书店、人声鼎的市集。每到一个地方,Lydia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拍照,再传给男友,我原以为那是因爲她希望男友在远方也能参与她的旅程,但到後来,那更像是一种义务与责任。她人在柏林,心思却总是在他方。
她在我的公寓待了一周,要前往布拉格的前一晚,她的伴侣在电话中告诉她他无法接受这个计画,一个女孩子单独去旅行?这怎麽可以。
「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。」他说。
我坐在餐桌另一端,装作没事得继续听下去。果不其然,在挂掉电话前他又补上一句:「我就是太爱你才会这样。」这样的场景太过熟悉,我无法再默不吭声,在她挂上电话後说:「我最讨厌人家跟我说他是为我好。」她没来得及回话,我又继续念着:「他才不是因为太爱你才这样,其实啊,他是因为不够爱自己、怀疑自我价值才会这样。他怕你遇见更好的人,他怕你在旅途中发现单身生活也不错,所以他不愿放手让你去做你一直以来想做的事。
当然每个人都有没安全感的时候,但我们可以选择坦承,而不是以爱为名来合理化控制与勒索等行为,而不去正视自身的恐惧。爱的本质应该是无私的,如果你爱一个人,你应该支持、鼓励他去完成梦想,他害怕被取代,所以你必须牺牲,这怎麽会是爱呢?他不过是把这份不安变成你的责任。」我一股脑的发表长篇大论, 她神情有些不同,却一句话也没说,我自觉多管闲事,匆匆结束谈话。
隔天一大早,Lydia 敲敲我房门,我还没睡醒,她早已梳洗、打包好了。「我昨晚想了想,还是觉得布拉格是我这辈子一定要去的地方,如果男友不能接受,那他可能要另外找一个一点都不想去布拉格的女孩。」她说。她给了我一个拥抱後便仓促的离开,我关上门,想像她看到慕夏的真迹时开心的模样。
应对情绪勒索没有绝对的准则,只能透过一次次的练习来建立明确的界线,在同理他人的同时,尽量不被此影响。
美体操选手拜尔斯、Youtuber 阿滴英文、理科太太告诉你「心坏了就要修」,心理健康从「觉察自我状态」开始
美体操选手拜尔斯、Youtuber 阿滴英文、理科太太告诉你「心坏了就要修」,心理健康从「觉察自我状态」开始 可不可以不舒服就喊停?觉察自己的状态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美国体操选手拜尔斯(Simone Biles)於2020东京奥运退赛,引发许多人讨论,身体受伤可以退赛,那「心理」呢?看不见的受伤也就是心理议题
感情的伤害、友情的背叛…当真心换绝情,你可以这样处理失落。
感情的伤害、友情的背叛…当真心换绝情,你可以这样处理失落。 谁都有真心换绝情的失落时刻,偏偏这种真心换绝情的难过,就是越真心越难过,如果不曾付出,那麽根本就是不痛不痒,甚至还可以对绝情痛快反击,而偏偏就是「真心」,真心受伤了,因为付出,因为期待,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对待,这种难过真的是往肚子里吞,往骨子里的疼。
在健康关系中,除非真的犯了什麽错,否则你不该常常感到愧疚。能够情绪勒索你的人通常都是你在乎的人,正因在意对方的感受,当他的言语、行为让你有罪恶感,就想立刻做点什麽安抚,同时也摆脱心中那份内疚。但这个作法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负面情绪,长久下来反而让自己感到更委屈、气愤,对方也会渐渐将此视为理所当然,既然每次都能成功讨到爱,那何必改变?很多时候被勒索者是完全不自知的,因此,一旦你感到亏欠,先不要急着回应,冷静思考为什麽会有这样的情绪。
当你发现这个罪恶感源自於情绪勒索,别急着生气,试着以对方的角度思考,勒索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什麽?是他的没安全感?焦虑或着恐惧?
尝试同理後,用这样的角度沟通,举例来说,当伴侣过度干涉与控制,你可以说:「我知道你其实也很想要我快乐,但同时又担心会在这过程中失去我,我可以理解,但你真的不必为此感到不安,你对我很重要,不会这麽容易被取代。我希望你能支持我做这件事,也许这正能证明你的恐惧是多余的。」
当沟通无效,那就是该明确说不的时候。明确的要求对方停止情绪勒索,保持一定的距离,说「不」是尊重自己的表现,在不侵犯他人的情况下,你从不应该为了保护自己而感到抱歉。
◎Photo Via:JTBC, unsplash, pexels